最近,吉利银河 e8 正式上市,17.58 万的起售价引起了媒体的广泛讨论。其实不止是 e8,2023 年末的最后两个月里,多家品牌的纯电轿车开始走向市场,国内纯电轿车的战火似乎就要一触即发。
这对于首款作品即轿车的小米汽车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类似「小米汽车慌了」的论点开始出现在舆论场上。
这种论调值得关注,也值得深思。
自雷军宣布造车起,两年多的时间里小米汽车项目就备受关注,外界予之的期望上可以说高过任何的新势力,雷军和小米自带的光环让小米 su7 这部车含着「流量金钥匙」出生。
直到这部车逐渐浮出水面……
从工信部定妆照出炉到棚拍被媒体提前泄露、再到核心技术发布,小米 su7 可以说一步步「向下打破」了外界的预期。
这种「预期差」不能说是小米汽车的产品力不够强,而是在当下这个「卷技术、卷价格」的市场大背景下,小米 su7 显得不够那么惊艳、显得不够那么创新。
我们不妨纵观一下当下的智能纯电轿车市场。
「流量明星」中有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轿车头衔加持的智界 s7、「价格屠夫」中有吉利银河 e8、「智能新贵」中有极越07、「先手出招」的有刚刚交付的极氪007、「蓄势而发」的还有传闻中的智己 l6….. 这些新品都在摩拳擦掌准备逐鹿 2024 年的纯电轿车市场。
可以预见,2024 的纯电轿车赛道必将是一番腥风血雨。
在如此高手环伺的市场背景下,小米 su7 的竞争格局之尴尬可想而知。换言之,公众的失望不是因为小米汽车有多弱,而是强敌们无限抬高了大家对小米的期待。
有一位媒体朋友对小米汽车的评价我深感认同:「卷配置太同质化了」。事实上,除了「同质化」,小米汽车在细化的竞争项也很难赶超对手:
比如小米引以为傲的生态,华为系的鸿蒙是有话要说的。在 iot 这块,鸿蒙朋友圈不甘示弱,分布式的架构本身就是为未来大规模的 iot 设备做准备的。
又比如小米「撞脸」保时捷的设计,拿下 2023 红点和if两项全球顶级设计大奖的极越更有话要说。在网友自发的两部车设计对比中,高度原创设计的极越07在「美」的层面几乎碾压了小米 su7。
再比如小米一贯的价格屠夫策略,网传的「19.99w 加个朋友」已被雷军辟谣,其中缘由倒未必是雷老板「飘了」,大概率还是因为初入车圈的小米汽车很难对供应链展现出老辣的掌控力,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反观上述的其他竞争对手,要么摸爬多年、要么有雄厚背景,他们在成本控制上都有着很强的经验傍身,想要通过拿捏供应链去让利给买车人总归是有一些办法的。
行文至此,我和很多朋友一样心里都会有一个疑惑:面对当下卷配置、卷价格的浮躁环境下,一部车或者说一家车企的核心竞争力究竟该如何展现?2024 甚至更远的将来,电动车的赛点究竟应该锚向何处?
每当我产生这种疑惑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想起 2018 年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曾经抛出的一个观点:「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非制造」。
很显然,这样的观点在当时的造车环境下是要挨喷的,事实上何小鹏也确实被舆论骂得体无完肤。在绝大多数新势力还造不明白一台车的时候,大谈智能、大谈运营是大逆不道的,是会被冠以「不敬畏造车」之罪名的。
这种情绪在当年并没什么错,因为早期不敬畏造车的新势力太多了,消费者怕了,被各种 ppt 和各种工业垃圾忽悠麻了。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电动车高速发展的这几年来,新势力的造车技术逐渐老辣,本就没有过多壁垒的三电技术开始被这些新玩家们摸透吃熟,造就一台合格甚至优秀的电车对于大多数新势力来说已经是基本操作了。
说起机械素质,这里我以极越01 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今年 10 月,我们的极越01作为极越品牌的首款作品参加了由著名媒体《汽车商业评论》主办的《轩辕奖》竞选(该评比的含金量我就不赘述了),首次参赛就拿下了「年度最佳新秀」的奖项。
除了智能化取得了高分,极越01 的动态测试方面更是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专家评委在驾驶极越 01 赛道极限刷圈数次之后,兴奋地问我:「你们这车是什么团队调的?这是我本届评比开过最棒的电动 suv。」
事实上,集度和吉利的工程团队在极越01 的机械调校上确实下了很多功夫,依托吉利成熟的工厂产线,工程团队更是把这些精心调校标准化地贯彻到每一部量产车上了。
也就是说极越01用产品证明,新势力也是可以做出一部机械素质优秀的电动车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当下这个「语境」里,我们可以开始对心智已开的消费者们大胆地谈论智能、大胆地讲 ota、大胆地把智舱和智驾放到我们产品的核心配置表上。
在刚刚结束的「极越汽车机器人进化日」上,joe 开场的一句感慨同样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以后发布新车就是发布软件」。
是的,随着硬件的同质化,智能电动车的竞争愈发变得无聊,一个年轻品牌的新车想要被消费者记住开始变得越来越难,打造差异化的出口惟有智能,智能化能力水平的高低恰恰就体现在一家公司的软件实力上。
那么在这个维度的竞争上,2024 年纯电轿车市场上谁的优势更突出?
先看小米,从 miui 到最新的澎湃,小米在数码领域有充足的系统开发和 ota 经验,这个经验必然有一部分是可以复用给汽车的,这是小米的优势。可汽车作为更复杂的大型智能设备,这项工作远非一句「复用」那么简单。
换句话说,小米在自己原本的赛道上很强,但汽车领域未必。
至于其他玩家,判断起来就更容易些了:
极氪:你懂的,正在变好,仍需加油;
智界:鸿蒙大平板,好用但通用方案总觉得缺了一些特色;
吉利银河e8:请先停止模仿极越的脸,我们再聊!
智己l6:最近大规模的车机 bug 对品牌产生了暴击。
相比之下,极越在车机智能化上可以说是守正出奇。
「正」在于极越一直秉承以用户为导向:新车交付 60 天,simo 收到 12584 条反馈,24 小时内完成反馈。1.3.0/1.3.1,共 400 项功能优化或新增,解决了初代系统 60% 的已知问题;
「奇」体现在极越01最早的产品设定,35.6 英寸大屏、8295 芯片,业界史无前例。基于绝对一流的硬件,极越更是承诺一月一 ota,用领先行业的速度让用户月月开「新车」。
不光是智舱,极越01 在智驾上更是技惊四座,刚出道便挤进行业第一梯队:
1、果断去掉 lidar,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提供纯视觉自动驾驶ab娱乐平台注册入口的解决方案的主机厂;
2、率先引入 occ 占用网络技术上车,让视觉不再有感知上的短板;
3、交付两个月便高质高量开城北、上、深、杭四座高难度城市。
可以明显看出来的是,无论是智舱还是智驾,极越01 表现出了足够的「锐度」,有明确的「智能主线」,并且不断地刷新技术上限。相比之下,上述的这些竞品大则都还停留在「电动车 平板电脑」的形态。
2023,极越实现了首款产品的工程落地、做到了软件的高速迭代、跑通了月度 ota 的完整链路…… 背靠百度和吉利的极越虽然还只是一个新品牌,但它在机械制造上已经展现出足够的老辣,而对于智能的理解和相关实力的展示上,极越可以说是一鸣惊人的。
相比之下,小米汽车在正式量产之前一切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2024,纯电轿车市场大战将起,极越07 如果能够把积攒的势能充足地释放,它一定会对一众竞品造成相当可观的杀伤。
小米准备好接招了吗?
责任编辑:kj005